有属于自己的EIGRP、HDLC所以不同厂家的设备就不能使用这些网络协议。
221路由技术
路由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因此它的作用主要是在通信子网间路由数据包。路由器具有在网络中传递数据时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除了可以完成主要的路由任务,利用访问控制列表,路由器还可以用来完成以路由器为中心的流量控制和过滤功能。在本工程案例设计中,内网用户不仅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内网用户之间也通过3层交换机上的路由功能进行数据包交换。
路由器是外网进入企业网内网的第一道关卡,是网络防御的前沿阵地。路由器上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
trolList,ACL)是保护内网安全的有效手段。一个设计良好的访问控制列表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网络流量、流向的作用,还可以在不增加网络系统软、硬件投资的情况下完成一般软、硬件防火墙产品的功能。由于路由器介于企业内网和外网之间,是外网与内网进行通信时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即使在网络系统安装了防火墙产品后,仍然有必要对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进行缜密的设计,来对企业内网包括防火墙本身实施保护2。
3
f大型企业网络设计
222交换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交换发生在OSI模型的第2层。现代交换技术还实现了第3层交换和多层交换。高层交换技术的引入不但提高了园区网数据交换的效率,更大大增强了企业网数据交换服务质量,满足了不同类型网络应用程序的需要。现代交换网络还引入了虚拟局域网(VirtualLAN,VLAN)的概念。VLAN将广播域限制在单个VLAN内部,减小了各VLAN间主机的广播通信对其他VLAN的影响。在VLAN间需要通信的时候,可以利用VLAN间路由技术来实现。当网络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交换机数量众多时,可以使用VLAN中继协议(Vla
Tru
ki
gProtocol,VTP)简化管理,它只需在单独一台交换机上定义所有VLAN。然后通过VTP协议将VLAN定义传播到本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上。这样,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强度。为了简化交换网络设计、提高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在企业网内部数据交换的部署是分层进行的。企业网数据交换设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接入层、分布层、核心层。接入层为所有的终端用户提供一个接入点;分布层除了负责将访问层交换机进行汇集外,还为整个交换网络提供VLAN间的路由选择功能;核心层将各分布层交换机互连起来进行穿越企业网骨干的高速数据交换。在本工程案例设计中,也将采用这三层进行分开设计、配置3。
223远程访问技术
远程访问也是企业网络必须提供的服务之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