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与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服务模式:公司在开展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时,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准确理解、深度分析、专题生产、长效运行为宗旨,以整合多源数据、提取多态信息、生产多元产品、提供多种服务为业务模式,全面致力于应用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多元化。
应用方向公司始终秉承“专业、专注、领先”的服务理念,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国土应用领域、农业应用领域、生态环境应用、综合应用领域的服务及解决方案。
关于北京二号卫星发射采用PSLV火箭的消息:为什么“北京二号”遥感卫星要交给印度来发射呢?简单的说,这个项目是由科技部、北京市、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二十一世纪
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机关和企业落实的一项空间科学项目。国内主要做的
6
f是卫星选型、在轨测控和数据接收,并不关注航天技术的细节,并且大胆采用国际上的商业卫星平台,由英国的小卫星制造商SurreySatelliteTech
ology制造,型号为DMC3,由印度航天机构ISRO发射升空。
至于为什么是印度航天机构的PSLVXL火箭发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便宜。DMC系列是Surrey公司比较成熟的遥感卫星平台,DMC2是由俄罗斯的运载火箭“第聂伯”发射入轨的,“第聂伯”由苏联遗留的战略导弹改装,十分廉价,羊毛都在苏联头上。“北京一号”于2005年在俄罗斯Plesetsk发射中心使用Kosmos3M火箭升空,制造商也是Surrey,不过Kosmos3M小型运载火箭已经退役。这次也一样,商业发射,由Surrey公司选择发射承包方,甲方也充分发挥了外行不乱指挥、不刷存在感的优点,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人太敏感,不太同意由中国发射。wikipedia如此描述此次发射,是ISRO有史以来执行的最重的一次商业发射,本次发射也近乎接近PSLVXL的发射限度了。由于印度在世界航天市场上仅在中小卫星领域有所开拓,因此其主打的火箭,即本次发射的这个系列PSLV,专业承担低轨的中小卫星发射任务。这样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发射时间和安排已你为主,尽管你不是大卫星,但并不影响你作为主要载荷。尤其是这次一共有3颗卫星需要分别入轨,需要当做主要载荷去发射。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北京二号”,这两次均绕开了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这是个好的迹象,有效的展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航天之间的国际合作,由于国内的特殊情形,国家航天局并不像NASA那样是个技术主体的政府机构,因此难以像NASA扶持SpaceX那样的企业以防止洛马波音等巨头漫天要价。因此适度的国际化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