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某隧道工程某标土建施工
编审
制:核:
编制单位:日期: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某隧道工程某标土建施工的隧道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之间用600的旋喷桩
f止水帷幕,旋喷桩采用双管高压旋喷法施工,桩径600mm,总数500根,其中北面有210根,南面有210根,中间封头有80根。
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区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上更新统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以及垩系上统在大朗山组三元里段、白垩系土统三水组西壕段基岩,按各岩土层岩性及状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第四系全新新统人工填土层A、杂填土广泛分布于场区,呈灰色、褐色、砖红色、杂色等,松散。组成物质主要有粘性土、中继砂、花岗岩碎石、砖块及煤渣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硬质物含量占20_65不等。该层均揭露于场区地表,层厚一般060380m,局部达800m,平均厚度252m。B、素填土:较广泛分布于场区,呈褐灰色,褐黄色,主要由亚粘土淤泥质土或细中砂组成,含少量碎石,结构疏松。此层均揭露于地表,层厚060_080m,平均厚度385m。②第四系全新统海南交互相沉积层A、淤泥、淤泥质亚粘土:一般呈似层状或透镜状继续分布。深色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具臭味,局部夹薄层粉继砂和少量贝壳碎片,部分地段淤泥层中揭露腐木。在珠江两岸隧道段该层位于人工填土层之下,顶界埋深200_950m,层厚一般040_580m,平均200m。B、淤泥质细砂:局部相变为继砂。广泛揭露于场区,呈连续层状分布。深灰色,松散,颗粒不均匀,含少量淤泥。一般位于淤泥层之下和海珠涌底,顶界埋深000850m,层厚040500,平均168m。③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A、亚粘土:褐红色夹灰黄色或黄白色,软塑偏可塑。具砂感,顶界埋深100780,层厚040320m,平均141m。B、继砂:以细砂为主,局部相变为粉砂、中砂或粗砂。呈透镜状分布。褐黄色、浅灰色、灰白色,饱和,松散,颗粒不均匀,含少量石英砾石和粘性土。一般位于淤泥、淤泥质继砂层或亚粘土层下,顶界埋深200103m,层厚050460m,平均工资201m。C、亚粘土:呈透镜状或继续似层状分布。褐红色、灰黄色或灰白色,可塑为主,具砂感。④第四系残积层
f广泛分布于场地,呈暗紫红色、褐红色,局部灰白色,主要为砂岩或砂砾岩风化残积土,其中为砂砾岩风化的亚粘土层砂感强烈,层中多见残留的石英呈坚硬土柱状、半岩半土状或碎块状,岩质软,岩芯遇水软化崩解,岩块用手砾石,砾径2050cm不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