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BACK
橙色:输入绿色:初值蓝色:选
框架结构
参数
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γ环境类别裂缝控制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值Tgs地震信息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钢框架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周期折减系数基本风压(kNm2)地面粗糙度信息混凝土容重(kNm3)基础承载力(kPa)考虑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γL荷载信息屋面(kNm2)活载楼面(kNm2)楼梯(kNm2)屋面(kNm2)恒载楼面(kNm2)墙(kNm)计算值,详见荷载计算《荷载规范》P14表511
0

50
依据
《可靠度》P1表105影响活荷载调整系数
备注
地震设计《可靠度》P2表10810二a三级7015g《抗规》P172第二组乙Ⅲ055012二级二级《抗规》P49表612二级不改变07045B260120100《高规》P434317《荷载规范》P103表E5《荷载规范》P31821《荷载规范》P69表A《地勘报告》《荷载规范》P10表325《设防分类标准》P10《抗规》P20表416《抗规》P33表5142《抗规》P33表5141《混规》P9《混规》P13表352《混规》P12表345
通常情况下各类结构构件宜与整个结构安全等级相同与安全等级相关,地震设计下取10,即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决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详见《混规》P102表821与环境类别有关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参量,与场地特征周期和峰值加速度有关特殊设防类甲,重点设防类乙,标准设防类丙,适度设防类丁由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由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确定,罕遇地震作用应增加005s由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应区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值为多遇地震状况下)由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特别的:1、甲、乙类建筑提高一度确定抗震等级(《混规》P1644、《抗规P50613)2、场地类别Ⅲ、Ⅳ类时,015g和030g地区宜按020g和040g采取构造措施(《抗规》P7333)3、场地类别为Ⅰ类时,丙类应允许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6度地区构造措施不变(《抗规》P7332)非承重墙为砌体墙时,框架0607,框剪0708,框筒0809,剪力墙0810(填充墙刚度对周期的影响)对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应适当提高,放大系数为1112,不得小于03kNm2决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
z
需考虑抹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