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
摘要: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扶贫项目的不断增加,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贫困人口的利益,也不利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本文提出,应当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监督体系以及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等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及效果。
关键词:扶贫资金;问题;应对策略一、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地方政府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中要求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但在实践中发现非建档立卡人员享受诸如免息贷款、向贫困户违规收取贷款管理费、向非贫困群体发放金融富民农户贷款,用扶贫资金扶持大户等问题。教育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存在未执行“直接减免住宿费和教科书费”政策,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未享受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未享受国家助学金补助等问题。(二)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方面弄虚作假
f一方面是建档立卡人员有财政供养人员、经商办企业人员、村干部、有企业养老参保人员等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导致扶贫资金被冒领。另一方面通过扶贫项目虚报冒领骗取扶贫资金、村干部借扶贫项目牟利、编制虚假投资计划骗取中央村级奖补资金。各种专业合作社以虚假出资、虚开发票、虚列支出的形式,套取扶贫资金、挪用扶贫资金为个人使用,扶贫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与实际不符等。扶贫项目管理费方面发现将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用于购置空调、家具、电脑、办公用品等支出问题。
(三)扶贫项目建设管理不严如某地区扶贫项目实施、验收方面存在扶贫项目计划批复与具体实施变化较大、富民农户贷发放规模小、项目建设规模过大,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造成闲置浪费、各级政府加强对扶贫项目确定前的可行性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监督项目精准实施,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四)扶贫资金用于合作社问题较大如存在法人实为挂名,未履行法人职责问题等。在审计实践中发现部分合作社是为了获得国家扶贫补贴而成立,不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同时合作社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保证入股贫困户的利益。大部分合作社财务核算混乱,账目设置不健全,收入支出不能反映真实财务状况也未按分红协议约定分红。同时部分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的入股协议不完善,
f协议到期后合作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