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本册教材的体系,由中国地理的总论到区域地理,自然延伸到我国重要的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一、秦岭淮河的位置(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A、湖北B、山东C、江西D、山西E、河北F、浙江(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二)、介绍秦岭和淮河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0℃、
f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水资源中过渡带和丰水带的分界线。)2、课本P76活动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秦岭)3、课本P77活动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