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题四: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
二知识要点及例题:(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1由陌生转化为熟悉。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例1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例2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x%B大于2x%C小于2x%D无法计算
2由局部转化为整体。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3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1
f例4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KOH849%,KHCO351%,K2CO3238%,H2O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3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例5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4由隐含转化为显露。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例6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2
f5由文字转化为图示。有些化学计算题,叙述冗长,信息点多,一时难以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