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位都是工作一、二年的年轻教师,但是由于他们三人平时经常在一起研讨,在一起集体备课,保证了我校每一堂化学课的质量和效益,所以我校历次中考的化学成绩都较出色,都能名列前茅。
再说上课。上课方面,我校教师大都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照理说,这方面的内容属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范畴。但是在我校来说,已是上课常规的要求。每一堂课,每一个老师都知道要少讲,要会讲,要多让学生参与,多让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最年轻的高级教师、市物理学科骨干教师龚云良老师,尽管从事物理教学已十五个年头了,但上课从不打无准备的仗。课前仔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课堂上巧设情境,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
5
f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学生参与的多了,想的多了,做的也多了,自己讲的少,点拔往往了恰到好处。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当中知识、技能、情感等都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提高。此外,广大教师在评课时,也都会自觉地把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很好的体现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一个起码的标准。
接着说课后辅导。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班级授课制下因材施教,缩小学生成绩差距,保证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方面我们的许多老师做得非常自觉,非常辛苦。我校每天中午、下午都有一节作业课。这样的课也是老师的辅导课。老师们总能主动走进教室,个别地、耐心地辅导学生。除此,早晨、课间、放学后乃至休息日也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个别辅导学生的情景。
第三,常规要更新,常规管理也要创新。我们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手段都要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它毕竟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我们学校来说,过去在组织管理上,教学常规分归教导处负责,而现在是校长领头,各处室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参加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管理内容上,把课题与教师论文数量质量纳入管理项目。管理方法上由过去的综合印象化,逐步向现在的量化评估考核推进,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量化,但又不完全依据量化。总之,我们尽力追求教学常规管理的不断优化,在不变中求变,在常规中出新,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
6
f学质量。
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7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