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
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回答10~11题。
f10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11珠江三角洲传统“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改变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搬
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地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
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
新疆的牧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
上述材料并完成12~13题。
12下列农业地域类型能反映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农业现象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13上述现象属于(
)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15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主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16~17
题。
f16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内河航运
17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受冻
读以下网络笑话材料,完成18~20题。
某老农进城,看见一广告牌上写着“苹果,优惠价4688”老农一惊:“谁吃得起?”往前走,
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2299!”老农想八成是骗子!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牌子写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