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接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质量意识较强的技术部门则会在间接或直接提高混凝土单方用水量的同时,适当提高胶凝材料的用量(保持水胶比不变),导致混凝土配合比成本增加。搅拌站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在外加剂质量波动(下降)时,技术部门仍然使用原有的配合比。为满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增加,水胶比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3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目前常用的萘系外加剂和聚羧酸盐类外加剂,均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一般为1500~10000)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表面活性剂的范畴。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具有两极构造,其一端
f为非极性亲油基团(或称非极性憎水基团)另一端为极性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在降低表面张力的同时,可起到分散、润湿、乳化、起泡、洗涤等多种作用。
31吸附分散作用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取决于混凝土中游离水的多少。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后,由于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外加剂分子,相互之间产生静电斥力而导致水泥颗粒相互分散。从而破坏了水泥絮凝结构,释放出大量游离水,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32润湿作用
由于外加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定向排列,形成了单分子溶剂化水膜。这种水膜一方面增大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润湿作用。因此,水泥得以充分水化,水泥强度增长迅速。
4外加剂的基本作用
(1)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水胶比不变,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由于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水泥水化充分,虽然水胶比不变,混凝土强度往往却有一定的提高。(2)在保持一定的工作度下,减少用水量,水胶比减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3)在保持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减少用水量,水胶比不变,节约水泥等胶凝材料。
5如何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
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技术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更能降低混凝土配合比成本。具体方法如下:
51试验环节
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是采购谈判之前的重要环节。通过试验,应确定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合格标准。包括外加剂的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减水率等技术指标。建议将混凝土减水率作为衡量外加剂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
52采购环节
明确外加剂的合格标准后,即可开始采购谈判。建议按照试验确定的合格标准,对外加剂厂家进行招标。在外加剂供货质量水平不低于招标要求的前提下,按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