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师德,师德,教师之魂
西乡县第二中学何祖国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人。教师的思想、信念、道德、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可以说,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导师。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师德的内涵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而师德的外在表现就是教师的作风。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才能学为人师、行为楷模。因此,师德,是教师之魂。在当前形势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中有一种浮躁的心态。这种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教学、对自身、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表现在专业发展上就是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不“实”,其结果是自己得不到发展,学生不能健康成长,既毁了自己,又贻害他人和社会,因而也就谈不上“为师”在职业精神上表现为华而不实,;满足一知半解;怨天尤人,个人主义膨胀;脱离实际,不愿踏实做事;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因而也就谈不上“立德”。所以,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如果教师群体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
1
f不良风气沆瀣一气,那么,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会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行风问题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可以说,师风正,可以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因此,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任何时候,倡导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树立高尚的师德呢?下面,谈一谈自己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俗话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