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与印刷
许能武之所以选择“油墨与印刷”为题,是因为油墨与印刷息息相关,对从事印刷的专业人士来说,结合印刷来阐述油墨也许大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油墨的结构与分类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及辅助剂组成,将其混合后经轧制即成油墨。对油墨而言,颜色、身骨(通常将稀稠度、流动性等油墨的流变性质称为油墨的身骨)和干燥性能是油墨三个最重要的性质。油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例如根据印刷方式,就可分为四大类:胶版油墨、凹版油墨、网版油墨、柔版油墨,但这样的分类,在同种印刷方式油墨中如胶版油墨中又有很多种类的胶版油墨,他们有的性质相近,有的又相差很远;如按干燥方式又可分为如下几类:氧化结膜干燥油墨、挥发干燥油墨、渗透干燥油墨、辐射固化油墨、热固化油墨等;按外观来分类,又可分为液体油墨、浆状油墨等;按印刷基材分,可分为印纸油墨、塑料油墨等。二、油墨的物理性能不同体系的油墨其性能有的相差较远,其检验指标也有所不同,以胶印油墨为例,如下所述是一些表达其性能的常规项目。2.1细度是指油墨中的颜料、填充料等的最大粒径,以及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匀度。2.2透明度指油墨墨膜覆盖在承印材料上,或相迭在另一墨层
1
f表面后,其被覆盖所能显现的程度,它是表征油墨墨膜对被覆盖面遮盖力大小的指标,故通常又称为油墨的遮盖力。2.3着色力是指油墨层在承印材料上所能显示颜色强度的能力,它是表征油墨浓度或饱和度的质量指标之一。在胶印过程中,油墨的着色力不仅直接关系着印刷效果和印品质量,而且对于油墨的单位面积用量,关系也十分密切。如选用着色力强的油墨,较着色力弱的油墨耗用量少,又可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2.4流动度是指油墨在受力后的流动程度。它是用来表征油墨在一定的粘度条件下,墨体所呈现的流动状态和稀稠密现象的,一般地说,油墨的流动度是对粘度、稠度的综合评价。流动度理想的油墨,在墨斗中的流平性和下墨性较好:在墨辊间或印版与橡皮布间的传递、转移性也好;印版和橡皮布上的墨层均匀;印迹墨膜平伏、光洁。流动度太小时,易产生下墨不良;墨层分布不匀等现象,其印迹墨膜表面也会出现波纹。流动度太大时,墨层薄容易造成网点扩大,印迹色泽不浓。普遍采用流动仪测定法。2.5粘度是指油墨流动时的粘滞程度它是表征油墨流体流动的阻力(或内摩擦力)大小的指标。在胶印过程中,一定的粘度是保持油墨正常传递、转移的主要条件,也是决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