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形态3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注: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3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国家政权。32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33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的标志是劳动力成为商品。34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这两种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f35马克思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抽象劳动。
3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不能说,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
37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作为其他一切矛盾基础的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8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所以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39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不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也不是由具体劳动新创造的,而是由抽象劳动新创造的,劳动力新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40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41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雇佣工人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42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4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的差额。
44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所以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
间内生产更多的商品。无论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
总
量不变。
45产业资本的划分:
依据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所担负的职能的不同,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依据资本的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46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
f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即: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
47剩余价值率mmv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