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在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由于:1、土壤起营养库的作用;2、土壤起养分和循环的作用;3、土壤起雨水涵养作用;4、土壤起生物支撑作用;5、土壤起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因为:1、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2、土壤质量的可变性;3、土壤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土壤的组成及其特点: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土壤空气主要由N2和O2组成,含有比大气中高得所的CO2和某些微量气体,三相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矿物土壤中固体容积与液相和气相容积一般各占一半,由于液相和气象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状态。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之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生产力的全部。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土壤学的研究方法:1、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2、综合、交叉研究;3、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结合;4、新技术的应用。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的次生粘土矿物。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同晶取代或同晶替换):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种类及其特征:1高岭组:1型晶层结构、非膨胀性、1: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2蒙蛭组:2:1型晶层结构、胀缩性大、电荷数量大、胶体突出;3水化云母组:2:1型晶层结构、非膨胀性、电荷数量较大、胶体特性;4绿泥石组:2:1:1型晶层结构、同晶替代现象较普遍、颗粒较小,其可塑性、粘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居中。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残体、土壤中的微生物、施用的有机肥。有机质的转化类型: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温度、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的特性、土壤特性。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增加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