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实质,会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2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应用。教学3知道电路的构成及电路的三种状态。目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并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标
5知道电流、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熟练应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重点
1.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教2.电路、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学3.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解决实际问题。重难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点教学难点
1摩擦起电的实质。
2会认、会画串、并联电路图并能连接相应的实物电路。
一、导入新课
将两个纸杯叠放在一起,如果对着上面的纸杯吹气,同学们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
生?(两个纸杯会叠放的更紧一些)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结果纸杯跳了出
去。提出疑问:是什么原因使纸杯跳出去呢?进而引入本节新课。
教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过
三、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四个模块复习本章内容。
程四、复习要点。
1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展示1:学生介绍摩擦起电的概念,带电体性质并举例。
展示2:学生介绍两种电荷。
师生共同复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介绍此规律的应用验电器。
f针对以上内容典例解析。例1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化纤衣料的衣服,这种衣服极易“挂灰”,同时衣服还会吸附在身上。试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这些现象。例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以判断小球________,若两者互相吸引,则小_______或________。在例2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方法指引。
B与A带异种电荷
吸引
带电体A物体B
B不带电
排斥
B与A带同种电荷
吸引
A、B带异种电荷
带电体A带电体B
排斥
A、B带同种电荷
学生观看视频复习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2电路、电流及其测量
展示3:学生介绍电路的构成、各元件的作用及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展示4:学生介绍并演示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教师通过将电源短路的小实验说明短路的危害。
师生以表格形式共同复习串、并联电路特点。
针对以上内容典例解析。
L1
例3如图所示,某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
关S,小灯泡L1、L2能正常发光,此时电路是________路,两个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
L2
S
f联;过一会儿发现有一个小灯泡熄灭,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展示5:学生介绍电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