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平舆县中心医院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实施方案
为了解我院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根据《河南省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2012年感染管理科继续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11监测所有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12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13建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数据的比较体系;14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二、监测对象所有进行手术的患者。三、监测时间2012年1月1日开始四、监测方法:对所有外科术后病人进行监测。41每周不低于3次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自术后第一天开始由感染办专职人员按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进行登记,月末进行汇总分析。42与手术医生确定换药时间,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3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对手术患者宣传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方式,电话联系出院后的患者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44对手术患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原因以便进行改进。五、资料分析51外科术后病人医院感染的监测可分析不同手术类型和不同切口类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还可分析不同外科医师手术病人术后感染专率。例如同为清洁手术,A、B两医师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5和8,不可简单地得出A医师比B医师感染控制工作做得好的结论,因为他们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病人病情、麻醉方式等可能不同。要进行比较,必须对计算出的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调整。52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对于外科术后病人,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f的4项危险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以及是否急诊手术来计
算其感染危险因素指数。
(1)外科术后病人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手术时间(小时)切口类型麻醉方式急诊手术
危险因素
≤2>2清洁非清洁局麻全麻否是
评分
01
0
0
0
101
如某病人手术>2小时,为急诊非全麻手术,切口为非清洁切口,则其危险因素
指数为11013。
危险因素指数量低为0,最高为4,故危险因素指数等级可分为0、1、2、3、4
五级。
计算不同危险因素指数的外科医师手术病人术后感染专率:
某危险因素指数医师感染专率()0,197
某医师对某危险因素指数手术病人的感染例数
×100该医师在该危险因素指数手术病人数
那么:某医师总的感染专率()
某医师手术病人感染例数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