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建设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浅析
作者:郑良军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7期
随着建设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项目的纵深推进,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数据高度集中的运营架构,大量标准化、风险性、批量化业务集中上移到总行和一级分行层面处理,柜面业务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数据”模式逐步形成,为顺应这一趋势,探讨新形势下的柜面案防机制很有必要。
一、大集中模式下柜面业务的变化
伴随着核心业务系统上线、前后台业务分离、总行区域性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建立、柜面业务深度分离等一系列举措的推进,建行柜面业务实现了在系统中通过交易驱动、自动完成、总行和一级分行集中处理,柜面业务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特点有:
(一)对系统依赖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核心和特色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的不断上线,网点柜面业务大部分已纳入系统处理,包括:对公和对私存取款、贷款、结算、公积金、国际、信用卡等业务,与之相关的客户信息、业务资料、账务数据、报表、登记簿等大都实现了系统电子化存储和处理,且柜面标准化业务均实现了后台上收,原依次经过受理录入复核(授权)发起交易的分步式、串行、逐笔处理业务流程,改造成为主要业务环节由后台同步操作、并行、批量处理的流水化生产流程,审核、入账环节在后台由系统拆分处理,避免了柜面人为操作风险,提高了柜员和客户体验。同时导致柜面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更高,有的业务在柜员受理并对票面要素简单地审核后,其他环节就全部由系统处理了。
(二)数据高度集中和上移
2006年总行启动会计与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完成集中金库、集中稽核、集中对账、集中批量代收代付等60项网点非实时性业务或事项前后台分离,基本形成以一、二级分行为主体集中处理前台非实时业务的集约化运营体系;2009年启动深化前后台业务分离项目,实现网点实时性业务分离,又先后完成支票类提示付款、汇兑、同城票据交换提出等13类网点主要产品前后台分离。所有集中的柜面业务数据和影像均上移,一级分行乃至总行可直接提取和分析辖内机构的业务数据、原始影像、流水和明细等,各项业务均“有迹可循、有据可查”,银行业务“大数据”模式逐步形成。而柜面可查的数据资料极其有限,主要是一些实物、登记簿、录像等。
(三)柜面操作日趋简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前后台业务分离后,由于一些难度大、风险高、专业性强的环节均上收后台专业化中心或人员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