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技术、自然等外部环境自然了然于胸,同时,对于中国的市场结构、市场流通体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心理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些是进入国内的洋鬼子们短时间内很难参透的禅机。r
r
r
主要劣势r
r
r
(1)技术与产品:相对于欧美数百年的巧克力加工、制作技术历史,我国巧克力生产历史不足半个世纪,在口味、包装等工艺上与国外知名品牌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巧克力品种少、口味单一,巧克力加工设备选型不当,配套设施不全,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产品更新换代慢。r
r
r
r
(2)消费者心理:在中国消费者潜意识深处,巧克力是完全意义上的舶来品,只有欧美的巧克力才是真正正宗的巧克力。消费者认为,国产巧克力在品质、口感等方面和进口巧克力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上。r
r
r
r
(3)营销资源:本土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作支撑,可供企业支配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广告投放、营销推广等营销资源普遍短缺。r
r
r
第三、巧克力市场总结r
r
1、巧克力消费在中国是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r
r
r
对中国来讲,巧克力还是比较新的食品。它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有50多年。规模生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从9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生产量还不是很大。据行业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的总生产量为7万吨左右。人均消费50-60克左右。而发达国家,如日本人均7公斤,欧洲人均基本都是在10公斤以上。可以说国内的发展很快,但差距很大。巧克力的发展是和生活水平相关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量会逐步扩大。近几年国家的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今后35年也是我国巧克力发展比较快的阶段。r
r
r
2、国内市场品牌竞争处于低端r
r
r
目前国产巧克力仍然存在品牌少、口味单一;巧克力加工设备选型不当、配套设施不全;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产品更新换代慢等问题,在整体形象上始终无法摆脱品质口感不尽如人意,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的尴尬处境。r
r
r
3、国际品牌对国内市场作用巨大r
r
r
国际品牌的进入,带动了国内消费者对巧克力的消费,推动国内巧克力市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