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醉花阴
【教材分析】李清照、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谐,怎奈明诚宦游在外,清照独守空闺,在佳节又至,人却天各一方之际,清照借词抒情,以慰相思之苦。这首玲珑的小词,选取“永昼”“半夜”“黄昏”三个特定的场景,通过对景物、心理、动作的细节描绘,抒写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孤独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这种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闲适之愁,而非“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更非“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之愁。【预习反馈】1、“瑞脑”和“金兽”这两个意象如何体现作者的愁情?(5、8、11)2、作者为何以“黄花”自比?(1、2、3、6、)3、同样是写愁,《武陵春》与《醉花阴》有何不同?(3、8、9、10)【学情分析】对于李清照这位宋代婉约派大师级女词人,学生并不陌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两词在初中阶段均已学过,学生对李清照婉约的词风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经历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易安体”的特点、以及词中所体现的人性人情美了解较少。另外,对课标中所提出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能力方面的要求还有所欠缺,教学中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和作者产生共鸣,也还是个问题,因此,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学会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作为柔弱女子那阳刚豪放的一面。【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
f一、导语这首词见证了一段令人羡慕的美好爱情,这首词展现了一代旷世才女的非凡才情,这首词折服了无数才子,这首词让婉约词派“一代词宗”更加光彩照人。昨天我们进行了预习,大家对《醉花阴》和李清照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将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丰盈美几个方面去解读《醉花阴》,解读李清照。二、合作探究(一)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深情诵读。1.自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提问: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2.个别朗读并进行评价。(要求读出词中的愁绪)3.播放音频,再次体会浓浓的愁情。(二)思读:体会意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