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公民个人层面,集中体现了公民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本质属性。“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和德性品格等方面,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具备的核心道德价值。爱国是核心。国家是一个近代的概念,它具有双重性质,即民族性和政治性。前者指的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就是国家共同体的国族表现形式;后者指的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政治共同体。因此,爱国既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一种深厚情感,也是每一位公民对自己祖国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经过漫长的历史锤炼,爱国主义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内核,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涵盖多个层次:一是要热爱祖国河山,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二是要热爱骨肉同胞,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三是要热爱民族优秀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四是要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爱国观,还需要
f我们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并将这种爱国认同努力淬炼成美好的“立国之精神”。
敬业为本分。敬业,是个充满中国意味的价值观。从成家立业、安居乐业、敬业乐群等习语,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业”的珍视。古人云“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业精于勤荒于嬉”等,都是对敬业的经典概括。作为价值要求,敬业不仅是公民的基本职业道德,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涉及的是公民个人与生产劳动、职业活动之间的价值关系。
敬业首先是一种对待劳动、工作、职业、事业、使命、义务、职责等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孔子把“事思敬”作为对待一切工作的总要求,做事的精义就在于“敬事”,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践行一种职业的伦理契约。
敬业的深层含义还在于具备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精神和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它体现在对工作全心全意、一丝不苟的执著精神;体现在刻苦耐劳、乐以忘忧的吃苦精神;体现在终始如一、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敬业的第三层含义是视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