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课堂实录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生:刀郎。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生:什么昆虫?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师:有谁知道“刀螂”?……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生:(读完课文)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阅读教学应从“悦读”始。有“刀郎”而“刀螂”而“螳螂”,激活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导入新课后,陈老师又从文体和文题入手来完成整体感知,真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样设计,学生就有一个清晰的读书思路,便于在大块时间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
111
f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生:(同桌互说)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生:(无语)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生:主要写少年。师:为什么?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211
f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陈老师没有包办,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把书读薄”,学生的概括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