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破坏交通工具罪B、投毒罪C、盗窃罪D、破坏集体生产罪
7、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A、引火物接触被烧财物
732
fB、着手点燃被烧财物C、引起被烧财物的独立燃烧D、已烧毁财物
8、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犯罪缘故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9、副乡长李某见其妻与邻居王某扭打一起,遂将王某拖回王的娘家,王某
骂李是流氓。数日后,王某与其弟弟一块到公安局控告李某利用副乡长职
权强奸她。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与其弟的控告纯属832
f虚构。王某与其弟的行为构成A、伪证罪B、报复陷害罪C、诬告陷害罪D、诽谤
10、伪证罪的主体是A、国家工作人员B、司法工作人员C、任何公民D、特定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四、多项选择题
1、包庇罪与伪证罪的要紧区不在于A、犯罪主体不同
932
fB、犯罪的时刻不同C、犯罪的内容不同D、犯罪所庇护的对象不同
2、犯罪的差不多特征有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B、犯罪是危害国家工作人员利益的行为C、犯罪是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D、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3、我国刑法规定,法定能够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有
A、未遂犯B、从犯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
1032
fD、中止犯
4、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有A、犯罪对象B、犯罪的共同要件C、犯罪的主观要件D、犯罪的时刻、地点和方法
5、犯罪中止的特征有A、自动地停止犯罪B、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C、自觉地挽回损失D、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6、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1132
fA、虐待罪B、重婚罪C、侮辱罪D、诽谤罪
7、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A、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行为人又聋又哑C、行为人系醉酒人D、行为人患精神病
8、破坏军人婚姻罪与重婚罪的要紧区不有A、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B、犯罪行为有所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罪过形式不同
1232
f9、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是A、非法拘禁罪B、刑讯逼供罪C、非法搜查罪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适应罪
10、在我国,不适用死刑的犯罪人包括A、精神病人B、未成年人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初次犯罪的人
五、改错题
1、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由劳改机关执行1332
f2、我国刑法规定,有意犯罪必须负刑事责任
3、刑事责任能力是指理解和操纵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4、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
六、名词解释题
1、数罪并罚
2、犯罪未遂
3、主犯
1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