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国预备法官培训实习大纲试用
为规范预备法官的实习,按照《20072010年全国法院预备法官培训实施方案》和《全国法院预备法官培训2007年2010年教学计划》,制定本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是预备法官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受训学员在集中授课培训后,对审判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亲自参与司法实践,进行尝试与体验,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初任法官的任职标准。
在实习阶段学员在指导教师(法官)指导下进行审判实践。要求通过审查案件起诉材料、阅卷庭前准备开庭审理撰写审理报告合议庭评议以及制作裁判文书等审判活动培养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诉讼调解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能力适应审判工作的要求。
二、实习时间、范围
校外实习的总体时间不应少于8个月,法院实习的范围主要应以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为主进行,条件允许的地方可组织学员到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进行实习。
为使学员接触到各级法院的各类主要审判业务,实习应采取分阶段、轮流制的形式,每个学员依次到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立案信访等部门进行实习。并可根据学员意愿及其今后拟从事的审判岗位在实习阶段予以重点考虑和保证。
三、实习动员及实习准备
在整个实习活动开始前,应进行实习动员,向学员讲明实习的总体安排,各个阶段的实习内容,所要达到的实习目标,以及实习期间的纪律要求等事项。同时,应将学员分成若干实习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确定每个小组的实习单位,以确保实习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四、实习的指导
f为保证实习的效果,培训机构应聘任有较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审判实践经验的法官担任实习学员的指导老师。实习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案件的审判,指导老师应对学员办案的各个环节进行指示、检查、督促、点评和考核。在每个庭室的实习结束后,承担学员实习指导工作的老师(法官)应就学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做出书面评语。
五、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立案
1、立案审查和登记
(1)了解立案工作的职责范围和要求。
(2)熟悉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的立案程序。
(3)熟悉和了解各类案件受理条件和管辖规定。
(4)学习审查刑事、民事等案件的起诉材料完成审查、登记、编立案号、指导缴费等程序全过程的操作。
(5)参与诉讼外调解。
2、信访接待
(1)熟悉和了解信访接待程序和要求阅读信件提出处理意见。
(2)依照规范接待当事人做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