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
参考教材: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版。王宁主编《汉字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性质
一、中国文字的产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常常能听到有人提问:“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或者问:“汉字起源于何时?”严格说起来,这种提法并不恰当,因为汉字这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准确的提法是: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汉字是怎样从不成熟的原始文字发展到成熟的、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讨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传统典籍的相关记载,一是考古发掘的相关文物。1、有关文字起源的几种说法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文献记载,最早来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但是,它们对推断汉字起源前后的状况和推断汉字起源的大体时间,都是很有价值的。中国古代有关文字起源的种种传说中,结绳说和仓颉造字说最值得注意。(1)结绳说结绳记事的说法首先见于《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正义》进一步解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中国许多典籍,如《庄子》《说文解字》等都记载了类似的说法。将结绳与文字联系起、来,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一件事情要想保存在人脑里,光靠记忆是难以持久的,需要借助外部的标志来提示,创造结绳记事的方法与发明文字的想法是一致的。尽管结绳记事的功能与利用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不可同日而语,但两者的性质是比较接近的,所以,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看,结绳说有自己的合理性。从世界范围的历史来看,结绳记事也是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直到很晚还有使用这种方法的;非洲、澳洲的土著都有使用这种方法的记录或历史;最著名的是秘鲁的印第安人,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并在一起,再利用结绳的位置,可以传递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信息。今天还有学者相信,古汉字中的一些文字是来源于结绳,比如十、廿、卅等。总之,结绳说既与文字产生的历史发展逻辑比较一致,同时又有后代民俗为证,所以,将其与文字的起源联系起来是有一定合理性的。(2)仓颉说中国历史上有关文字起源的各种说法中,仓颉说是影响最大的一种。这种说法最早见于
f战国时代的文献。《吕氏春秋君守》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