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短、工期不合理由于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盲目要求赶工期,造成路基完工后沉降不足而导致路基下沉。填方路基填筑完成后有一定的工后沉降期,工后沉降因填料不同而有不同的沉降量。当填方高度比较高,在自重的作用下在一定时期会产生变化,例如填方在30米以上时,
f路基会有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的沉降量。13路基填料控制不当填料往往是路基的挖方,级配有时相差很大,同一填方采用不
同的填料填筑,给路基不均匀沉降留下隐患。14路基压实度不足在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应分层填筑、压实,每种填筑料松铺
厚度应通过实验确定。一般填土路基松铺厚度控制在30厘米内,填石路基松铺厚度控制在50厘米内。但由于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疏松和监理单位把关不严等原因造成超厚碾压致使压实不足。还有施工条件受限如天气太干燥、构筑物限制、路堤高度等也会造成压实度不足。
15排水系统不完善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排水冲刷填方边坡,导致路基下沉、开裂。排水系统不完善,影响到路基土体的结构特征和强度,从而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16施工方法不当如未按规定挖台阶、沟底填前处理不认真、压路机未按规范操作、填筑料最佳含水量控制不足等其他原因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2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21保证合理的施工周期,路基自然沉降是客观存在的,合理周期反应了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将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f22对原地面进行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数目、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当路堤基底横坡陡于1:5时,基底坡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cm,并予以夯实。
23严格控制路基填料,应选用较好的路基填料如级配好的石质土、砂土等。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及含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为路基填料。同时,采用不同土质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