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菲佣对中国大陆家政服务就业的启示内容摘要菲佣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菲佣已垄断了香港家政服务行业,并已开始向中国大陆渗透。本文从菲佣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及特点出发,论述菲佣的兴盛之道以及同中国大陆家政服务业的比较,尝试探索菲佣对中国大陆家政服务就业的启示。菲佣,从广义的角度界定就是菲律宾籍的佣人,包括菲律宾国内佣人和对外输出的劳务佣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则是指香港及海外华人、媒体对当今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家中雇请的菲律宾籍保姆或其他家政护理人员的通称。本文所指的菲佣为狭义意义上的菲佣。一、菲佣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菲佣的产生及外输是与菲律宾国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劳务输出政策分不开的。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国内经济持续低迷,有限的工作岗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就业人员的需求。大量失业人员待业,生活极其穷困。无奈之下,许多年轻人开始到国外寻找出路。20世纪60年代初,印尼开发加里曼丹林场,由于国内劳动力短缺需要大批国外劳动力补充,于是许多菲律宾人被组织招募前往。之后,越战爆发,菲律宾人又被组织到越南、泰国、关岛等地修筑军事工程。菲律宾劳务输出最初以男性为主,主要从事建筑业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20世纪70年代以前,菲律宾政府没有参与劳务输出,主要是由一些国外机构和国内某些私人机构组织进行。1974年以后,由于国内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和失业率长期高居不下。国内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为了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当时的菲律宾政府便开始把劳务输出政策列为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积极参与劳务输出活动。从此以后,菲律宾劳务输出便日益兴盛起来,规模日益扩大。菲律宾女性劳务输出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家庭仅靠男性外出劳动难以维系,家庭主妇开始走出家门寻找工作,又由于国内就业岗位的稀缺,一些女性便把眼光投向了国外。这些女性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工作经验、擅长家务劳动。因此对于她们而言,除了保姆和类似工作以外很难找到其他工作,而操持家务又恰是她们的强项。菲律宾大规模输出劳务之时正是周围一些国家经济起飞之际。正是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妇女开始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但是家务并没有减少,相反,由于工作的繁忙,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希望下班后能看到清洁的家室和可口的饭菜,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