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观
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滕士杨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应运而生,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告诉我们,现在的课程已经不只是特定的知识呈现,而是包括教材,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是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教法、学法的改革因此科学、合理、正确的使用好教材,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不少实验区的老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往往一个模块的教学时数用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没有讲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领会,仍然延续“教教材”的老办法,而没有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所致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地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作深入细致的梳理,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讲究启发和讨论也讲究师生活动但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材的体系发生分岔时教师就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回来,回到“正轨”上来,即所谓“以本为本”,其实质上是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开,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纷纷上市,为各地区,各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高考也只能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教材来命题教师如果不加选择的用教教材的教学行为去实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的所以,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必须是用教材教。一、以教材教首先需要教师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只不过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的教学文本教师要与学生有高质量的对话,就得改变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学生围
f着老师转老师围着课本转的局面就得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中哪些是容易理解的,而哪些是比较困难的,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讲解,才能起到解惑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我听了同事的一节数学课,课题是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材中除了介绍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外,还添加了分段函数。应该说对于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而言,在45分钟的时间内,既要结合实例学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还要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认识分段函数,时间够紧迫了,但出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