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ST段上抬在V1~V2导联一般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在V4~V6导联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6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1)方向:在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T波方向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若V1的T波方向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2)振幅:除Ⅱ、aVL、a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刊同导联R波的1/10。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2~15mV尚属正常。7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
f的时间。QT间期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间期越短,QT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以常用校正的QT间期(QTc)。传统的QTc的正常上限值设定为044s,超过此时限即认为延长。一般女性的QTc间期较男性略长。8U波:在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称为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其产生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清楚。U波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U波在胸导联较易见到以V3~V4导联较为明显。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大部分导联呈钝圆形;导联I、II、aVF、V46直立,aVR倒置;其余导联双向;时间:<012秒;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mV。PR间期: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间:012020秒。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时间:006010秒;波形:(1)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I、II、III导联的QRS波群其主波一般向上;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2)正常人胸导R波自V1V6导联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3)V1、V2、V3出现Q波应视为异常,V5、V6看不到Q波应视为异常;振幅:I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胸导的R波小于25mV。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一般下移不应>005mV;上抬在肢体导联及V4V6导联不应>01mV。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和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左心导联I、II、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振幅:左心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