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和难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本课的难点。课堂导入:80年代,诗人纪宇在《风流歌》里写道:“张骞通西域,我在鞍前。鉴真东渡,我在船后。”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很多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西汉时的张骞便是我国第一位外交家,世界上第一位探险家。他是怎样历尽艰险不辱使命两次出使西域的?他这一活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①目的______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______③困难______________④结果________________3、第二次出使西域:①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③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④作用:打通了_____________加强了_____________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③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④职权范围________________二、丝绸之路1、开通时间____________2、开通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汉武帝②____________________张骞③____________________西域都护1、基本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历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班超经营西域1、班超出使西域时间_________2、_________出使大秦。3、大秦使者来访时间_________意义_________合作探究:
f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精讲点拨:1.教师展示地图《西域形势和张骞通西域路线》,结合地图说明西域的地理概念。提出问题:“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挫折?”并引出对张骞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有胆、有识、有行、有恒。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这个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新物种有哪些,汉族的哪些技术和物品传入西域”?可以结合本课“活动与探究”第2题的插图,通过提问加深印象。3.可以通过讲述的方式,突出强调西域都护的设置,解释“都护”的含义。4.让学生在教材《丝绸之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