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2009年06月17日0900来源:维普资讯
膜性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黄少珍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3
【摘要】膜性肾病是肾小球疾病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多罹,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值得关注的。要根据其危险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应权衡利弊,充分考虑疗效风险之比,减少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本文就近10a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膜性肾病免疫治疗对症治疗综述文献膜性肾病MN是中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其病理特点为局限于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不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迄今为止,M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的争议也较大,本文就近10a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免疫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约有30可自行缓解。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蛋白尿、高血压、老龄、男性和肾功能损害。最近,Mora
e等[1]指出糖尿病、贫血也是MN的独立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在诸多高危因素中,大量尿蛋白及其持续时间是IMN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Cattra
等[2]根据蛋白尿制作一个复杂的预测公式,并在多国患者身上得到验证。基于这些研究结果,Cattra
认为血肌酐正常,尿蛋白<4gd1,维持6个月,病情恶化的风险小,为低度危险;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肌酐,尿蛋白4~8gd1,维持6个月,为中度危险;肾功能不正常,或肾功能恶化和或尿蛋白>8gd1达6月,为高度危险。对于低度危险者不推荐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在IMN的治疗中,大多数学者赞同对其中具有终末期肾病(ESRD)倾向的高危患者尽早治疗,而对不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一段时间的观察期,以期患者获得自然缓解,进而避免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对于MN要根据其危险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治疗包括以下方面。11糖皮质激素
f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口服对诱导MN患者临床缓解及肾功能保护方面均无明显益处,故不应单独使用。12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在缓解蛋白尿和延长肾脏存活方面已证明有效(循证医学A级),但何种方案最佳目前尚无定论。常用方案如下:121糖皮质激素苯丁酸氮芥Po
ticelli等[3]进行了以甲泼尼龙联合苯丁酸氮芥(MPCH)6个月周期性治疗MN(意大利方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者均为肾功能正常的肾综(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