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
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如何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课堂评价有效性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
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语文教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的确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促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融洽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秉持的有效评价的基本理念。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现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能关注到评价的作用,可依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评价形式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语言简单,片面理解评价的激励作用,一味地表扬;评价的视角狭窄,只关注对学生知识掌握,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更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这致使很多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失去了动力。这种单向性的、一元性的、程序性的课堂评价充斥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发展。
f基于以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和语文课程标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