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1、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的调节控制规律,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2、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化: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赫尔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4、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组分包括辐射、水体、气体、土体。5、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根据环境性质可分为陆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统。根据受人类干扰程度可分为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6、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组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7、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答:1、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是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为主。
f2、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多了人工环境组分。3、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4、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5、农业生态系统的精生产力比较高。6、农业生态系统既服从自然生态规律,又服社会经济规律。7、农业生态系统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以人类需求为中心的。(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稳定机制、开放程度、服从规律、系统运行目标)。第二章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小因素的营养元素。2、耐性定律(谢福尔):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当这种不足或过多接近或到达某种生物的耐性上下限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下去。3、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由生物个体组成的,它是具有可与个体相类比的特征。4、种群内个体空间分布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聚集分布、嵌式分布。5、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正相互作用:1、偏利如附在鲨鱼腹上的鱼。2、原始合作如稻田养鱼
f3、互利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负相互作用:1、捕食2、竞争如稗草与稻对光、水、养分的竞争3、寄生如寄生于其他植物的菟丝子4、偏害作用如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杀死多种细菌6、种群的年龄结构式判定种群动态的重要方面,根据年龄金字塔的形式,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衰退型种群。7生态对策:生物为适应环境而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也即生物以何种形态和功能特征的适应而在其生境中生存和繁衍后代。8、生态对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