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第一章概述
1、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8条)因何产生?2、模拟通信系统能采用TDD方式吗?为什么?3、大区制与小区制的根本区别?12句话
第二章
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
1、试比较10dBW、10W和10dB有无差别?2、某一移动信道,传播路径如下图所示,假定d110Kmd25Km工作频率为450MHzx82m求电波传播损耗LL13022dB
3、某一移动体,在接收850MHz的移动无线电传输中,观测到多普勒频移为20~60Hz。
o移动无线天线的波束宽度是多少?ms的移动速度v是多少?141v212ms4、若载波频率f0800MHz,移动台以速率V50Kmh沿电波传播方向行驶,求接收信
号的平均衰落率A。A745、简述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的概念及物理意义?6、移动信道中,信号的衰落有哪两种?分别由何原因引起?各自服从什么分布?写出表达式
7、已知某一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f15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100米,天线增益为6dB,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米,没有增益,通信距离为10Km,市区、中等起伏地。
求(1)路径损耗LA。(2)BS发射功率PT10W,MS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PPC。若求(LA12696dB,PPC11096dBw)
8、假定f1040MHzhm15mhb20mhroof20m平顶建筑90ow15m试比较COST-231WalfishIkegami模型和Hata模型的预测结果。
9、在考虑天线方向性时信道模型需考虑哪些因素?10、某一蜂窝系统,位处市区中等起伏地。基站h100m、Gb6dBP10w,采用中心激励方式,设其中一小区有A、B两移动台,设备相同、并同时工作,参数有:功率为10w、Bi16kHz、fTR2kHz、Fm3kHz、f5kHz、hm3m、Gm0。A距基站为10km、距B为1km、接收频率为900MHz并位于小区顶点、设A、B路径上仅有直射波。B的收、发频率分别为944975MHz和899975MHz。求:(fTR45MHz)①系统的收发频差(fTR)②A收到的信号功率中值(Pp)(PP132dB)③B信号落到A台的边带功率(P
)(P
-1315dB)④若系统射频防护比SI18dB、传播路径为光滑地平面,求同频道再用距离D。(D≈382km)⑤若去掉“A、B路径上仅有直射波”这一条件,再做③(P
-166dB
1
f11、移动通信对噪声与干扰,采取了什么解决方法和措施?
第三章
抗衰落技术
1、分集接收如何分类?移动通信系统中宜采用哪几种分集方式?2、比较三种合并方式的性能。3、交织的原理是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为何要扩频通信?5、扩频通信中对PN码的要求是什么?6、自适应均衡的目的是什么?7、自适应均衡器的特点?8、训练序列有何作用?有哪几种格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