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答:教育科学研究的最终是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最终目的的研究。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不能违背道德伦理,即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不能对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
2.预测性假设答: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3.自然观察法答: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暗示、不加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方法。
4.个案研究答:又称案例研究,是指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5.课题论证答: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也就是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拟突破的难题、完成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进行论证。
6.“行动研究环”答: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一边行动一边研究,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f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答:(1)迫切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答:(1)全面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2)为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3)为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4)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答:(1)教育调查研究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于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2)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间接地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3)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4)教育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答:第一,等组实验需要严格的选择实验组、对比组,控制无关因素,保证两组对象非实验条件完全相同,即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循环组实验则不需要过分控制,在实验对象选择上可以随意一些。在教育实践中,不打破形成的自然教学班,就可进行实验。第二,循环组实验的顺序比等组实验要多一个步骤,即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