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中的音响警报信号的声级时,遮蔽音响警报信号,易造成事故。2.7高声强噪声损害建筑物和仪器设备
160分贝以上的高声强噪声可引起建筑物的玻璃震碎、墙壁震裂、屋瓦震掉、烟囱倒塌等。3作业场所噪声的控制标准
因为噪声的危害众多,对劳动者的职业伤害很大,因此,国家对作业场所噪声一直有较严的限制要求。2010年8月1日实施的最新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作业场所的噪声作了明确的规定
4.噪声控制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因而要预防其危害需从几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的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主要措施如下:①选用低噪声设备,如风机、空压机、球磨机等设备,能从根本上降低噪声。②采用隔离、远距离控制等措施,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③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尽可能远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区与生活区。④对小型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运行噪声较大,可设置轻型钢结构组合式隔声室,以防止噪声的扩散;
f⑤对高压风机、空压机除采取隔声措施外,在进出口、风管上加设消声装置。⑥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如圆筒筛洗机、颚式破碎机等,采取基础防震,安装隔震器和隔震垫。控制噪声管理措施主要有:①加强听力保护教育,使每个员工知道身处的作业场所噪声情况及危害,培训并督促其正确佩戴护听器。定期到有资质单位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及时处理。②为劳动者提供声衰性能良好的护听器,对暴露大于或等于85dB作业场所的职工提供适合本人使用的护听器,确保其实际接受的等效声级在85dB以下。③合理安排工序,减少劳动者在噪声声级超标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时间。
二、尘肺病的防治
一)、尘肺病是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简称尘肺。在我国,
尘肺是危害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二)、按病因可将尘肺分为:矽肺、硅酸盐肺、碳尘肺、混合性尘肺、金属尘肺等十三种。尘肺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几年后才发病。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尘肺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劳动能力。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尘肺,但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粉尘作业工人应注意防护。三)、粉尘作业常见于如下工作:陶瓷、水泥生产过程;石场石料的开采、粉碎;五金、宝石、手表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