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
张勇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0101013520120224
一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
地史学定义:地史学定义:
地史学(HistoricalGeology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耦合关系。因此是地球科学范围内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历史性的分支学科。总的说来,地史学的研究中心都与时间有联系,可归纳为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构造运动史。
地史学
沉积发展史
生物演化史
构造运动史
f沉积发展史: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沉积发展史
第3章地层学
构造运动史:第4章历史大地构造学构造运动史
生物演化史:第56章前寒武纪的地史生物演化史
第7章早古生代的地史
第8章晚古生代的地史
第9章中生代的地史
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
课程性质和目的
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对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等室内教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地史学》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全面介绍地球的生物进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及其耦合关系以及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概况,使学生掌握地球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f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相、沉积环境、沉积相变和相律、现实主义原理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物理标志、化学标志及生物标志。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冰川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浅海环境、次深海和深海环境。古地理、古海洋和古气候分析的基本概念。纵向堆积作用、横向堆积作用和生物筑积作用,旋回沉积作用和非旋回沉积作用,旋回沉积序列。
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组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沉积环境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原生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沉积相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相变化。
相分析faciesa
alysis: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相分析:瓦尔特相(律亦称相对比原理J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Walther,1894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