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让习作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之旅
作者:杨玲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61期
“年年岁岁登高节,学生的习作能力却是人面桃花依旧”。作文本应顺其自然,“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机械的应试训练,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更严重的是提起作文,那是学生愁老师也愁。那么,怎样才能让习作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之旅?教学中我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上,使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五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之泉,是孩子们作文的资源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及时地引导孩子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挖掘习作的素材,使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⒈观察事物,积累素材。周围的人和事物、四季的变化、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一节有趣的语文课等都是很好的观察对象。如,某一天的美术课结束后,我发现孩子们还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玩弄着自己制作的不倒翁,于是我选出了大家公认最成功的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样子、特点,再进行交流,然后让制作者介绍自己制作的准备和过程以及自己的心情。这样孩子们对于不倒翁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他们都感到趣味盎然。
⒉博览群书,汲取营养。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及时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比如,《秋天的雨》一文文质兼美,很适合学生学习积累。我先引导学生认识练习中例句的特点:都是打比方的句子,然后提示学生,除了打比方的句子,课文中还有把事物当做人来写的句子、句式相同又连在一起的句子,这些语言都值得好好品味和积累,交代清楚以后,再让学生摘抄并背诵。
⒊走近生活,提取素材。我们要善于培养孩子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心生活,去发现美、挖掘美。春天,我会带领学生观赏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去郊外踏青,使他们有所发现;夏天,我让他们去欣赏初升的太阳、火红的晚霞、一河两岸的美景;秋天,带他们去欣赏丰收的田野和迷人的梨园景区……学生通过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就会从中汲取大量的知识,这样,更多新鲜、生动、活泼的素材就涌入到孩子们的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