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者罚款,重者监禁,甚至烧死。
中国的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与尊严,突出正统并加以神化,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强化和利用。西汉董仲舒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不例外。后来随着佛教的东来、道教的兴起和其他教派的传入(道教迎合统治者追求长身不老的原望),它们很快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原因是宗教的本质是“幻想的反映”它被统治阶级利用。封建统治者通过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使他们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不相信自已的力量而相信号“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斗争、反抗,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因此宗教是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中国的神权只是为皇权服务的,否则就遭到皇权的镇压和迫害。
5继承制度上的差异
西欧封建社会的贵族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基督教道德体系是一夫一妻制,无嫡庶之分)。长子继承死者生前的身份(爵位)和财产(土地)世袭领地。西欧长期处于动荡中,社会秩序混乱,每个封建主都建造城堡来保护家庭的安全,封建主居住在城堡里,城堡外是农舍和耕地。封君为了自身的利益,反对封臣对土地实行分割继承,使土地永不分散,一直不变地世袭下去。长
(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53页)
子制剥夺了其余诸子的继承权,这样他们只得到处漂流,以宝剑在别处寻求生活,于是涌现出了大量的骑士,从而形成特有的骑士阶层。出身于贵族家庭是成为骑士的重要条件。不过,幼子们在还没独立谋生之前,要靠父兄抚养成长,包括送去接受教育。
中国封建社会是嫡长子继承制与诸子继承制相结合。经济权可分割,政治权不容分割,因而财产与身份地位的继承出现了不同的方式。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是“国家的定法”,而且贯穿始终。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嫡长子独占死者的身份、封地,庶出的诸子得不到尺寸之地。西汉时,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诸子们,嫡长子继承死者的身分,诸子继承财产。以后为历朝历代所沿用。唐《户令》的“应分条”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对自己的土地有处分权,可继承、买卖、转让,这样,受封的土地在世袭的过程中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中国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欧封建社会,东西方制度和文化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只有分清了这些差异,给学生讲明了这些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