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只写骊姬谋僭,不置申生一辩,而骊姬之阴谋,自跃然纸上,同时也可看出,申生对父亲的孝顺。为了更好地呈现骊姬的形象,我把原文摘录如下:
十九年,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以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僭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f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厘于君,太子于是祭其母姜氏于曲沃,上其荐胙于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且君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人物描述的艺术手法用得多么巧妙啊!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