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李早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22期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文章针对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英语教学的实践,对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作者简介]李早(1972),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讲师,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广西南宁530007)[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3010502一、引言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它强调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认为学习的过程不单是知识从教师到学习者的传递,更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是知识的呈现者、知识权威的象征,而是指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对意义构建的重要性,还认为协作学习对意义构建起着关键作用。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①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提出了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于2007年正式颁发了《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该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但目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的过程以知识单向传播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体现其主动性与创新性。此外,大部分学校仍把应用能力测试B级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高职英语教育目标及特征不明确。许多院校在选择公共英语教材时,往往使用统一的英语教材,而许多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仍以传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主要任务,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这一现状下,为了改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建构主义理论因为其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