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特点:平衡时重心最低。不稳定平衡:物体稍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去掉破坏平衡的力时,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平衡
位置。其特点是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其重心降低。随遇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既不回到原来的平衡
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原位置,而是在新的位置上保持平衡。特点:重心高度不变。有限度的稳定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稳定平衡,但超出范围时,偏离平衡位置则会失
去平衡,成为不稳定平衡的情况。
2填空题:
(1)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一个或物体的运动时,必须说明它相对于哪个物体才有明确的意义,称此物体为(参照物)。
(2)运动员沿400米跑道运动一周,其位移是(0)米,所走过的路程是(400)米。
(3)人体蹬起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称为(超重)现象,下蹲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称为(失重)现象。
(4)忽略空气阻力时,铅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后只受到(重力)作用,这种斜抛运动可看作是由水平方向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变速度)运动的合运动。
(5)落地缓冲动作的原理,是因为(延长)了力的作用时间,因而(减少)了外
f力对人体的作用。(6)按机械运动形式,可将人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7)乒乓球弧圈球的原因是运动员打球时使球产生(旋转),由于空气流体力的学的作用,
产生了(马格努斯效应)的结果。(8)人带动链球作圆周运动时,手臂通过铁链对球施加的作用力是(向心力)使链球可以
做圆周运动。(9)体操空翻加旋的动作原理是动量守恒定理的应用,通过(调整身体姿态)来改变(转
动惯量)从而达到加大或减小(转动角速度)的目的。(10)花样滑冰运动员要结束原地绕垂直轴的旋转时,伸直双臂,非支撑腿向外打开,是
为了获得较大的(转动惯量),从而使旋转角速度(减慢)。11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两部分,其中测量方法可以分
为:(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和(肌电图测量)。运动学测量的参数主要包括肢体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人体测量是用来测量人体环节的长度、围度及惯性参数,(如质量、转动惯量)。肌电图测量是测量(肌肉收缩时)的神经支配特点。
3判断题:
(1)人体在作平衡动作时,需由外力及肌肉力、韧带力等内力共同维持。(√)(2)人体在平衡时,需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