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手捏纸带松手之前,不要晃动,保证打出的第一个点清晰
3、每打完一列点就切断电源,因为打点计时器是按间歇式电路设计的,
防止线圈过热而损坏。
数据处理
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
501s。两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量。
可用下列两种方法求出重力加速度:
1、图像法
(1)求瞬时速度:由v


s

s
12T
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即v1

s1s22T
、v2

s2s32T

v3

s3s42T
、v
4
s4s52T
…,计算后记录在下面表格:
2
f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ms)

(2)作v-t图像:以时间t为横轴、速度v为纵轴,建立坐标系,把刚才所填表格中的各点在速度时间坐标系中描点。问题1:描点时是用什么线连接呢,是用折线,直线,还是平滑的曲线?
问题2:如果在连线过程中出现了有一个点明显偏离大部分点所在的直线,该怎么办?
(3)求加速度:从所画的图象中取两个点,找到它们的横纵坐标t1v1t2v2然后带入公式avv2v1
tt2t1
问题3:如果利用已测的数据、已描绘的点的坐标,直接带入加速度公式可以吗?
2、逐差法
如图1,s1、s2、s3、…、s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是相邻相等时间里的位
移差,则ss2s1s3s2gT2,T为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根据
s4

s1

s4

s3
s3

s2
s2

s1

3aT2,可得:
a1

s4s13T2
同理可得:a2

s5s23T2
,a3

s6s33T2
则加速度的平均值为:
aa1a2a33

13
s4s13T2

s5s23T2

s6s33T2



s6

s5

s4s3
9T2

s2

s1

注:逐差法将s1到s6各实验数据都利用了,可以消除部分偶然误差。
3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