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分界线。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时区和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
四、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1、地球的公转:指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365日6时9分)二、公转的地理意义1、四季更替:(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北半球季节划分(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1)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3)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4)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
3
新睿教育教务处
f2、昼夜长短变化(1)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为12h,即白昼时间黑夜时间12h(2)夏至日,北半球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夜达到一年中的最短。其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3)冬至日,南半球中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夜达到一年中的最短。其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反之。3、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地图
一、地图基本要素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指向标,注记(图例)一、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表示方式:3种
(1)线段比例尺:如
、
(2)数字比例尺:如150000或1
50000
(3)文字比例尺: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3表示内容: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内容的详略程度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也不同。
(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如学校、市区地图等)
(2)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粗略,范围越大;(如中国、世界地图等)
4
新睿教育教务处
f二、指向标1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3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三、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被称为“阅读地图的钥匙”
二、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右图中,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