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赏析
摘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元代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有着开创性的
发展。元代山水画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在讲求法度、重造化、重理性的宋代山水画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将院体画法森严、严谨工整的风格变为重韵致、求天趣、尚逸品的审美追求。元代山水画作品都表现出“简逸恬淡”的意境。著名的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深得赵孟真传,其作品“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水墨淋漓,浑润古雅,将董源、巨然的山水画风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开创了山水画的新风貌。关键词作者;主要作品;《富春山居图》;一、作者简介
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陆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黄公望的山水画主要描绘江南秀丽的山川景色,作画是“得之于心,而形于画”,落笔喜欢用草籀的书写方法,笔意非常苍简、雄逸。作品有水墨和浅绛在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再局部敷染淡淡的赭石两种不同风貌。据说浅绛山水是他的创造。他的画在当时就受到很高的评价,而他本人在明代被评为“元四家”之冠,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崇。他的画风影响明、清二代画家,特别是清代山水有人认为是“家家一峰、人人大痴”。二、作者主要作品
著《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三、代表作《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是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是画家晚年居住在浙西富春江,为
f友人谢无用道士而作。长636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该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水布局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因此,这幅画虽然作者以其熟悉的富春江景色为母题,但采用一种即兴、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