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汽车工程专业(四年制高级工)学时数:272学时执笔者:纪永秋编写日期:
前言:本大纲符合国家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满足了汽车运用技术领域高素质实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需要。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工程专业(高级工)的主干专业课,在汽车发动机、底盘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讲解、实验、实训,系统传授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构造原理,使用、维护知识,故障机理分析、故障检修思路、故障排除的实际方法步骤;典型车系重要电控系统电路的分析与检修;常用检测仪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修资料的收集、阅读和运用。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气(电控)系统构造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使用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具备汽车维修、检测高级工的岗位能力,并为继续深造更高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1.理论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汽车电气设备(含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路)的构造原理,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有关使用、维修规范,故障排除方法;了解现代汽车电气维修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维修案例)等。2.能力培养目标能分析汽车电气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总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能阅读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工作情况和故障机理;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掌握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对于电控系统电路,了解系统的构造原理,掌握系统线路检测了解并基本掌握基本检测、故障码分析、数据流分析与执行器驱动、波形分析、利用故障诊断流程图分析故障等检修方法。3.素质要求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一定的社交、沟通能力,浓厚的专业兴趣,较高的自学与自主思考能力、高的悟性、创新能力、一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f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控制器技术、汽车发动机(含电控系统)、
底盘含电控系统、专业英语等方面的课程,与发动机、底盘维修课程同期开设,后
续课程是《汽车性能与检测》、毕业实习(设计)等。其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