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
谈小学民工子弟班学生的语文教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外来民工子弟的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我们去正视、去研究、去解决的大问题。为了解决本地民工子弟的就学难问题,本学期,我校大量招收了民工子弟学生。我校1230名学生中,民工子弟学生有651名,占全校总人数的5293。由于民工子弟学生经常追随父母,流动性极大,有些学生学期中间还在流动,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差生相对较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那么,如何教好这部分学生呢?下面,笔者以自己所任的六(4)班这一个案的语文教学为例,来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一、六(4)班学生情况简析)六(4)班是本学期新组建的,全部是外籍民工子弟学生组成的班级。全班总人数44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18人。学生来自全国13个省23个市,有汉族、满族、苗族、青族、侗族等民族。父母亲受教育的层次较低,大多初中层次,有些还是小学,甚至小学尚没有毕业,家庭教育极其薄弱。本学期期初,我对该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研。从语文学业情况来看:学生最高分835分,最低分15分,平均成绩56分;80分以上的2个,70至80分的有4个,60至70分的有12个,不及格的26个,及格率409。平均成绩比本校最高分低28分。从语文学习能力来看:部分学生还不能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少数学生连汉语拼音都不认识);大多数学生钢笔字书写不能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学生大多数不能主动学习,预习课文的能力与习惯较差,阅读分析课文的能力差;大多学生对于字词的积累,基本句式的知识及句子的运用能力都较弱,不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大多学生不能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不能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不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尚不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由于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家庭教育等都有不同之处,各个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一是因为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而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在学生同伴之间的交流往往出现障碍,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二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学习行为方式的差异,这与父母的教养方
f式、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期望等密切相关。二、从因材施教到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出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