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区域内存在多个RFID标签。本文约定在阅读器作用范围内的所有标签能在同一时刻同步传送响应数据,以便准确地监测碰撞位的发生。为了便于表述算法,还需要引入4种命令:1)REQUEST:表示阅读器发送一个呼叫参数给区域内标签,所有标签的EPC与之进行ldquo与运算rdquo,结果全为0的标签将各自的EPC返回至阅读器。在第1次询问时,呼叫参数应全为0,即Request命令为:Request00000000,这样区域内所有标签都会应答。2)SELECT:用某个(事先确定的)EPC作为参数发送给标签。具有相同EPC的标签将以此作为执行其他命令(例如读出和写入数据)的切入开关,即选择这个标签。3)READDATA:选中的标签将存储的数据发送给阅读器)。4)UNSELECT:取消一个事先选中的标签,标签进入ldquo休眠rdquo状态。在该状态下标签对收到的REQUEST命令不作应答。为了重新激活标签,须将标签移
f出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再进入,以实行复位。3算法原理假设阅读器作用范围内有6个标签,阅读器在本文约定的环境中识别这些标签,最初阅读器对区域内标签处于未知状态,发送Request(00000000)命令,此时阅读器周边区域内所有的标签则同步应答。详细数据处理过程如下:Step1:阅读器发送Request(00000000)命令。区域内所有标签的与运算结果全为0,即所有的标签返回自身8位的EPC代码应答。根据曼彻斯特编码原理,可解码得EPC数据为:ldquo110rdquo,即D2,D3,D4,D6,D7位发生碰撞。算法作以下的处理:从5个碰撞位随机选择一位,如D7;然后将上一次Request命令中的参数00000000的D7位取反,得下一次Request命令所需的参数:10000000。Step2:阅读器发送Request(10000000)命令。则此时区域内D7位是0的标签应答,即标签1不相应,标签2标签6应答,同理可解码得EPC数据为:ldquo0110rdquo,碰撞位有:D2,D3,D4,D6,位。算法作以下的处理:从4个碰撞位随机选择一个,如D3;然后将上一次Request命令中的参数10000000的D3位取反,得下一次Request命令所需的参数:10001000。Step3:阅读器发送Request(10001000)命令。区域内的D3和D7都是0的标签应答,此时只有标签4应答,其他标签不响应,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碰撞位,阅读器可以直接将收到的EPC值用SELECT命令发给标签4并进行读写操作,处理完成后执行U
select命令,屏蔽掉标签4,使它处于ldquo休闲rdquo状态。算法再采用回溯策略,从该节点的父节点获得下一次Request命令所需的参数:10000000。Step4:阅读器发送Req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