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建筑业营改增
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忙着参加政策培训、办理营改增纳税人登记信息确认、测算税负变化税制大转换,税率从3跃升到11。36号文是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
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了《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构成了建筑业营改增的主要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和实施办法究竟有哪些亮点和以前营业税制下的规定,又有哪些变化从7个关键词入手,作了细致的解读。关键词1:税率与征收率建筑业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1但清包工
纳税人、甲供工程纳税人,建筑老项目纳税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3简易征收,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为3。关键词2:纳税地点原营业税税制下,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应该在劳
务发生地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后,属于固定业户的建筑企业提供建筑服务,应当向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这与原来的方式有所不同,程序也变得更复杂。虽然政策
规定了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根据前期营改增行业申请汇总纳税的经验,真正申请到汇总纳税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关键词3:“跨地”经营对于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一般纳税
人选择一般计税方法的,应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和小规模纳税人,应按照3的征收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预缴基数为总分包的差额。这符合之前营业税的规定,按照总分包差额缴纳,并将税款归入当地财政。预缴税款的依据为取得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以合同约定的付款
f金额扣除分包的金额作为纳税基数。
但是,实务中存在违反《建筑法》的分
包情况,比如将主体进行分包,这类情况能否进行抵扣后预缴,期待后续文件能有明确规定。关键词4:预收款纳税义务时间对于建筑业和房地产预收款纳税义务对于建筑企业
的时间,同原营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