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该量的测量方法。4静态测量方法:确定可以认为不随时间变化的量值的测量方法。5动态测量方法:确定随时间变化量值的瞬间量值的测定方法。6直接比较测量法:将被测量直接与已知其值的同种量相比较的测量方法。7微差测量法:将被测量与只有微小差别的已知同等量相比较,通过测量这两个量值间的差值来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第五节测量误差1任何测量都不可能避免的存在测量误差。2测量误差分为:测量的绝对误差、测量的相对误差。3测量误差的来源(1)基准件误差:任何基准件(如量块)都存在误差。(2)方法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不完善所造成的。(3)测量器具误差(4)调整误差:未能将测量器具或被测对象调整到正确位置或状态。(5)环境误差(6)人员误差:有测量人员主观因素和操作技术所引起。
f4测量误差分类分为:(1)系统误差: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可以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2)随机误差: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一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是由测量过程中未加控制又不起显著作用的多种随机因素引起。(正态分布)(3)粗大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是由不正常的因素造成的。用3σ准则消除粗大误差。第六节测量基准与定位方式选择1测量基准选择用来测量已加工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测量基准。选择测量基准应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即设计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应统一。如不统一,应遵守下列原则:(1)在工序检验时,测量基准应与定位基准一致。(2)在终结检验时,测量基准应与装配基准一致。2定位方式选择根据被测件的结构形式及几何形状选择定位方式,原则如下:(1)对平面可用平面或三点支承定位。(2)对球面可用平面或V形块定位。(3)对外圆柱面可用V形块或顶尖、三爪定心卡盘定位。(4)对内圆柱面可用心轴或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定位。第七节测量过程注意事项1减少基准件误差的影响:基准件定期检定制度2减少测量器具误差的影响:(1)不合格的测量器具坚决不使用。(2)对某些测量器具,在使用时应先校对零位,以便减少测量误差。(3)减少测量力引起的测量误差:1)测量力不能太大,一般取10N左右。2)测量时的测量力,应尽可能与“对零”时的测量力保持一致;各次测量的测量力大小要稳定。3)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的测头要轻轻接触被测件,避免用力过猛或冲击。
f4)某些测量器具带有测量力的恒定装置,测量时必须使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