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大纲
一、计算机1、计算机:能够自动、高速和精确地进行计算与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工作原理: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工作步骤: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2、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电子管,1945年至1958年,运算速度为几千次秒第二代:晶体管,1958年至1964年,运算速度为几十万次秒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1964年至70年代中期,运算速度为几百万次秒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中期以后,运算速度达上亿次秒(1)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第一台微型机(1971年)(3)第一台个人计算机(1981年)(PC机)3、计算机的特点(1)高速、记忆、高精度等等(2)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微型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5、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AI)、自动控制等二、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机器系统,电子设备软件:程序及其文档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计算机的心脏,负责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2)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是计算机中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基本概念:字节(byte):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本计量单位。1个字节可以表示1个英文字母、数字或符号,表示一个汉字需要两个字节。1Byte=8bit1KB=1024Byte1MB=1024KB=1024×1024字节=1048576字节约100万字节1GB=1024MB存储器的种类:内存和外存内存储器:通过总线与CPU直接相连的存储器件,有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执行的程序和需要使用的数据,CPU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访问。RAM主要由半导体器件组成,其中的数据无法长期保存,如果计算机掉电或关机,保存在RAM中的数据就会丢失。注意:存取速度最快但掉电后信息丢失。ROM只读存储器:用于保存固定不变的系统信息,不依赖电源来存储数据,只读不写。
1
f外存储器:不直接与CPU相连的存储介质,如U盘、硬盘和光盘等。用来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或程序。它的容量比内存大得多,但存取信息的速度比内存慢。外存不怕停电,可长期保存信息,价格便宜。读写速度:CACHE、RAM、硬盘、软盘软盘:磁道、扇区,0磁道在最外圈,加写保护后只能读不能写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位于总线与I/O设备之间(3)输r